文明就餐,從孩子抓起,從青少年抓起。我區各校積極響應,通過多種形式,讓反對餐飲浪費在校園內外蔚然成風。
中午11時55分,牛塘中心小學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來到食堂,享受起可口的飯菜。五年級的羅巡對食堂的飯菜很滿意,葷素搭配,口味也很好,“米飯和蔬菜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,每次我都吃得干干凈凈。”羅巡說。
近年來,牛塘中心小學把節約理念與勞動教育相結合,不斷加強宣傳,讓節約意識深入人心。為了進一步遏制“舌尖上的浪費”,使勤儉節約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,學校還專門推出了餐桌小小監督員制度,讓文明之光照亮食堂。“我是監督員,所以我要帶頭做好,才能給大家當榜樣,共同落實光盤行動。”監督員張嘉禾說。
此外,學校還通過制定獎懲機制,每天對各班級、桌次的光盤行為進行評價,并進行公示。“通過這樣一些方法,學生的挑食現象大有改善,飯菜浪費率也有所下降。”牛塘中心小學副校長謝雯燕介紹。
走進星辰實驗學校的食堂,一條條文明餐桌、光盤行動的標語格外顯眼。中午11時30分,初中部的學生開始就餐,七年級的閔梓涵作為組長,正組織小組同學按需盛好飯菜。他說:“不挑食、不偏食,保持桌面整潔,我們既要做光盤行動的實踐者,也要做光盤行動的推動者。”
星辰實驗學校初中政教處副主任錢程介紹,學校一直把節約糧食、文明就餐作為學生教育的重要部分,每天每餐班主任都會對學生就餐情況進行巡查,收集學生意見,并拍照記錄和反饋,讓學生在吃得舒心的同時達到光盤目的。
而在部分高校,光盤行動也玩出新花樣。記者在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二食堂看到,所有菜品都有半份擺盤,價格也是對折。與此同時,一食堂還創新推出了按需稱重就餐模式,學生可按自己喜好和分量進行挑選稱重。通過測算,采用半份菜模式,殘渣回收率減少了大約40%~50%;采用自助稱菜模式,殘渣回收率減少了70%。
“文明就餐”進校園 厲行節約正當時
責編: 孫婷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