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餐共食極易導致幽門螺旋桿菌等致病菌通過筷勺等餐具傳播,產生交叉感染,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,維護“舌尖”安全、營造安全用餐環境、培養文明用餐習慣的呼聲越發強烈。近日,記者對我區公筷公勺的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。
記者調查 部分飯店公筷公勺使用情況不佳
記者在全聚德武進店看到,使用公筷公勺已成為該店的“常規動作”。除每位食客面前都有筷、勺,店家還另外在桌面中間放上了一雙公筷、一把公勺。食客面前的筷子是黑色,而公筷是紅色,可以有效進行區分。店內還張貼了文明標語,引導食客使用公筷公勺。
還有一些飯店雖然沒有在桌上擺上公筷公勺,但工作人員表示,只要食客有需要,他們隨時可以提供。“飯店提供公筷公勺很有必要,不僅衛生,而且吃不完可以放心打包,是節儉用餐和減少浪費的有效手段。”食客王洪衛表示。
但在一些規模較小的飯店,記者發現,公筷公勺的使用情況并不理想。在常州科教城的一些臨街小店,店家只提供包裝餐具,內有一個盤子、一個碗、一雙筷、一把勺、一個杯子,并不提供公筷公勺。當記者提出需要公筷公勺時,店家表示,這需要多開一套餐具,需要另外付費。
法規支持 公筷公勺成趨勢
近日,市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《關于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《決定》),將在報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后,于明年1月1日起實施。
據了解,這是我市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,首個由市人大常委會自主起草的法規性決定,也是我市首部“小快靈”立法。這部法規僅有7條,體例簡約不設章節,在短短5個月內“出爐”,推動解決老百姓關心的餐桌安全問題?!稕Q定》明確,我市行政區域內推行使用公筷公勺,規定兩人以上在餐飲服務場所合餐時,應當使用公筷公勺;家庭用餐時,倡導使用公筷公勺。
不僅化繁為簡、靶向精準,《決定》還長出“鋼牙利齒”——“發現餐飲服務提供者未提供公筷公勺的,可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通過12345熱線、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進行舉報。”“未提供公筷公勺的,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;拒不改正的,予以警告或者通報批評,可以對自然人處二百元以下罰款,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二千元以下罰款。”這些罰責,以剛性規范強化了推行力度。
文明用餐 讓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
責編: 孫婷婷